1965年深秋,攀枝花的山风卷着落叶,吹过仁和镇狭窄的街道。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老人,正在街道上缓步而行。他不时驻足,和街边的农民攀谈,询问物价,关心他们的生活。这位老人就是彭德怀元帅。就在这一天,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当天夜里,他写下了一封给侄儿彭启超的信,信中说:"在思想上、工作上应向高标准看齐,经常去找差距...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,主要是向五亿多农民去看。"这封信背后,到底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一向刚直的彭德怀会在深夜提笔写下这样的话?这一切,要从那天在仁和镇的所见所闻说起。
1965年9月,彭德怀来到了位于四川省西部的攀枝花。这里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,山势陡峭,气候炎热。当时的攀枝花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,工地上机器轰鸣,运输车辆往来不绝。
在担任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的第三个月,彭德怀决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。这天一大早,他就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带着几名工作人员,乘坐一辆普通的吉普车,沿着崎岖的山路驶向仁和镇。
仁和镇位于川滇交界处,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集镇。镇上只有一条土路,路的两旁是低矮的瓦房,间或夹杂着几间茅草屋。每到赶集的日子,这里就会热闹起来,周边的农民背着竹篓,挑着扁担,带着自家的农产品来此交易。
这天恰好是赶集日。彭德怀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,不时停下脚步。他走到一个卖红薯的摊位前,蹲下身子,用粗糙的手掂量着红薯的分量,询问价格。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老农,见是外地来的干部模样,便热情地介绍起来。
在与摊主交谈中,彭德怀了解到,三线建设带来了不少工人,农民的农产品有了固定的销路。但是,物价上涨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不少困扰。一个红薯从过去的几分钱涨到了一毛多,而农民的收入却没有相应增长。
走过几个摊位后,彭德怀来到一家供销社。这里是当地最大的商店,但货架上的商品并不丰富。他仔细查看着商品的价格,不时在贴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。
临近中午,彭德怀提出要去看看附近的农户。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,一行人转向了镇子边缘的村庄。沿着泥泞的山路走了约莫半个小时,来到了一户农家。这是一间用木板和茅草搭建的房子,屋前晒着几把红辣椒,几只瘦弱的鸡在院子里觅食。
房子的主人姓李,是个四十来岁的庄稼汉。看到有干部来访,李大哥有些拘谨,但在彭德怀朴实的言谈中渐渐放松下来。通过交谈,彭德怀仔细地了解了这户人家的生产生活情况,询问了他们的口粮、收入,以及对三线建设的看法。
就这样,彭德怀一直在仁和镇走访到傍晚时分。这一天,他走访了十多户农家,与几十位群众交谈,详细记录了大量基层情况。这些翔实的调研资料,为他后来提出的建议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在结束了对普通农户的走访后,当地干部执意邀请彭德怀去公社干部小李家中休息。小李的房子坐落在仁和镇最显眼的位置,是一栋两层楼的红砖房,在一片低矮的农舍中格外醒目。
推开雕花木门,门内的景象让彭德怀停下了脚步。水泥地面打磨得光亮如镜,墙上挂着一块崭新的置物架,摆放着收音机和茶具。客厅里,一张红木八仙桌上铺着蕾丝桌布,四周摆放着软垫藤椅。这样的装修在当时的仁和镇,堪称豪华。
小李的妻子从厨房端出一盘刚炒好的青椒肉丝,配上一碗白米饭。这顿便饭有荤有素,米饭洁白蓬松。然而,彭德怀的目光却停留在墙角堆放的几袋化肥上。这些化肥原本是公社统一分配给农民的生产物资。
趁着小李出去倒茶的功夫,彭德怀向随行的工作人员询问了当地干部的工资水平。一名基层干部的月工资约为四十多元,再加上各种补贴,每月收入能达到五十多元。而在刚才走访的农户中,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总收入还不到二百元。
用过午饭,彭德怀提出要去看看附近的农田。在田埂上,他遇到了一位正在田里施肥的老农。老农身上的衣服打了几层补丁,裤脚沾满了泥巴。通过交谈得知,老农一家七口人,只有两件像样的衣服,每次下地干活都得轮流穿。
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农民的口粮问题。三线建设带来了大量外来人口,粮食需求激增,但是当地的粮食产量并没有显著提升。一些农民不得不将本就不多的口粮卖掉,换取必需的生活用品。
在返回途中,彭德怀特意绕道去了公社的粮站。粮站的墙上贴着各种标语,呼吁农民增产节约。但是粮站的仓库里,一袋袋粮食却被虫蛀鼠咬,角落里堆放着发霉的玉米。
在公社的一间办公室里,彭德怀翻看了近期的工作报告。报告中写着"农民生活显著改善"、"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"等字眼。但是这些冰冷的数字与今天所见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这一天的所见所闻,将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差距清晰地展现在彭德怀面前。一边是装修考究的干部家庭,一边是生活拮据的贫苦农民;一边是丰盛的午餐,一边是混着糠的粗粮;一边是整洁的新衣,一边是家里共用一条裤子的窘境。这种巨大的反差,让人不得不深思。
离开仁和镇后的第二天,彭德怀再次来到了当地。这一次,他没有通知任何人,而是带着一名工作人员,穿着普通的衣服,徒步走进了村庄。
在一处田埂上,彭德怀遇到了正在收割玉米的张大爷。两人就地坐在田埂上,聊起了农业生产的问题。张大爷告诉彭德怀,今年的玉米产量比去年低了不少,根本原因是化肥供应不足。虽然公社分配了化肥,但实际到农民手中的数量很少。通过这次谈话,彭德怀详细记录了基层物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。
随后,彭德怀来到了一处三线建设工地附近的村落。这里的农民承包了工地食堂的蔬菜供应。表面上看,三线建设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来源。但是在与农民交谈后,彭德怀发现情况并非那么简单。由于承包费用被层层克扣,农民实际获得的收益十分有限。
在村里的一间祠堂里,彭德怀召集了几位老农民,详细询问了当地的变迁情况。一位老人回忆说,解放前这里是个贫困山区,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,农民分到了土地,生活有了明显改善。但是近年来,一些基层干部的作风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,与群众的关系逐渐疏远。
下午,彭德怀专门去看望了几位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过革命的老区群众。在一位老大娘家中,他看到了几面褪色的锦旗,那是当年支援革命的奖励。但是如今,老大娘家的生活却并不宽裕,儿子因为交不起农业税,不得不外出打工。
在返回途中,彭德怀遇到了一位正在收工的基层干部。这位干部骑着自行车,车后还绑着一捆公社分配的化肥。通过交谈得知,这些化肥本应发放给农民,但却被一些干部以很多理由克扣下来。彭德怀仔细记下了这一些状况,并要求随行人员进行核实。
当天晚上,彭德怀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大量调查记录。这些记录涉及农业生产状况、三线建设影响、基层干部作风等多个角度。他将这样一些问题分类整理,准备向上级反映。其中,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、基层干部作风漂浮等问题被重点标注出来。
通过两天的深入调查,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。三线建设虽然带动了地方发展,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;基层干部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,但却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;革命老区的群众生活并没有正真获得应有的改善,一些老区群众甚至还在为基本生活发愁。这样一些问题,都需要认认真真地对待和解决。
回到驻地后,彭德怀立即召集了工作组成员,布置了一系列跟进工作。他要求工作组分成几个小组,分别对仁和镇的物资分配、基层干部作风、农民生活状况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。
在接下来的一周里,各个调查组陆续带回了大量详实的材料。这些材料印证了彭德怀之前的发现,并进一步揭示出一些新的问题。例如,在物资分配方面,不仅存在化肥分配不公的问题,就连农具、种子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发放也出现了偏差。
面对这样一些问题,彭德怀采取了果断措施。他首先要求工作组整理出一份详细的问题清单,将发现的问题逐一列举出来。在此基础上,他亲自起草了一份报告,准备向上级反映情况。
报告写作过程中,一些地方干部提出要"润色"文字,使表述更加委婉。但彭德怀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,他说:"农民的困难就是困难,基层的问题就是问题,这些都要如实反映。"
在一次地区工作会议上,彭德怀将调查发现的问题公开提出。当他说到一些基层干部违规侵占农民利益时,会场上一片寂静。一些干部提出这样的批评可能会影响三线建设的推进。面对质疑,彭德怀拿出了详实的调查数据,指出如果不解决这样一些问题,才是对三线建设最大的损害。
会议结束后,彭德怀立即组织人员起草了《关于改进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》。这份建议书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入手,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。比如,要求建立完整物资分配制度,严格监督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发放;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,制止以权谋私行为;切实改善老区群众生活,优先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。
在向上级提交报告的同时,彭德怀还给中央写了一封信,详细汇报了基层存在的问题。他在信中特别强调,农民的困难不容忽视,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一定要重视。这封信用词恳切,但态度坚决。
面对一些人的劝阻,彭德怀表现出了一贯的铮铮铁骨。他说:"作为一个员,看到问题就要说,看到困难就要管。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。"随后,他又补充说:"我们要对得起党,更要对得起人民。"
在彭德怀的坚持下,一系列整改措施开始在仁和镇实施。物资分配制度得到完善,基层干部的作风有所改进,一些老区群众的困难也得到了解决。这些变化,是彭德怀坚持原则、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。
1965年春天,彭德怀离开仁和镇后,他提出的建议得到了认真落实。当地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,对物资分配进行全程监督。化肥、种子等生产资料的发放情况要公开张贴,接受群众监督。这一举措使得农民获得的生产资料明显增加。
在基层干部作风整改方面,当地党委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。干部下乡必须实地察看,不能走马观花;召开群众会议必须注重实效,不能搞。一些作风漂浮的干部受到了严肃处理,一批贴近群众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。
针对老区群众的困难,当地采取了优先帮扶的政策。在三线建设项目中,优先安排老区群众就业;在农业生产物资分配上,对老区群众给予适当倾斜。通过这一些措施,一些老区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。
1965年夏收时节,仁和镇的粮食产量比上年有所提升。这一变化得益于生产资料分配的改善,也与基层工作作风的转变紧密关联。当年秋天,镇里召开表彰大会,表扬了一批在整改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和群众。
彭德怀的这次调查虽然时间不长,但影响深远。他提出的许多建议不仅在仁和镇得到落实,还推广到了别的地方。比如,物资分配公开制度、干部作风督查制度等,都在更大范围内推行。
1966年初,仁和镇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。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,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获得及时解决。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方面,由于各项措施得到落实,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。
在三线建设过程中,仁和镇的经验被总结推广。当地探索出的"工农结合、以工带农"模式,为别的地方提供了借鉴。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三线建设的顺利进行,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,实现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。
彭德怀离开仁和镇后,当地群众经常提起他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。老区群众尤其怀念他对老区建设的关心。在一些老区群众家中,至今还保存着当年彭德怀来访时的物品,比如他用过的茶杯、坐过的板凳等。
1965年的这次调查,成为彭德怀一生中最后一次深入基层的调研活动。他在调查中展现出的务实作风、为民情怀,给当地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他提出的建议和采取的措施,对改善基层工作、促进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在仁和镇的档案室里,至今还保存着当年彭德怀调研的相关材料。这些泛黄的文件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历史,也见证了一位老革命家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。仁和镇的干部群众说:"彭老总虽然走了,但他留下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永远可以让我们学习。"